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杜威生活教育理论指的是?

  • 作者:小编
  • 生活
  • 时间:2023-09-07 10:00:48
  • 1人已阅读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既学校,是生活既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及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二、杜威生活教育理论指的是?

杜威在1897年的《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出其教育生活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与“从做中学”。

其中,“教育即生活”是指教育为社会生活之必需,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的工具,教育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学校即社会”,要求把学校办成和现有制度一样的环境,以便从中培养出能完美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从做中学”,是一种经验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探究的方法。杜威认为,传统教育传授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的传授如果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做基础,则所学的知识不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日趋与社会生活相分离。所以学校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学校生活成为简化的社会生活。

三、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陶行知。所谓的生活即教育是指就是把生活本身当做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

四、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活教育理论?

答:观点正确,“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

陶行知认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在陶行知看来,与生活产生了关系,以生活为中心,便产生了教育。也就是说,与生活能够产生密切联系,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

陶行知之所以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个儿,是因为杜威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为了生活做准备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提供必需的基础。但杜威的理念是当时美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够实施的。可是在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教育即生活”根本没有存在的根基。

从这一角度来说,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将教育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凡是生活就有教育的可能,这将每一个国人都纳入到教育的范畴,可以说是在普及教育、平民教育的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

五、从性质来看,生活教育理论体现了?

生活教育理论体现了:家庭和谐,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以及文化修养,都很高。

六、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有哪些?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所谓的生活即教育就是把生活本身当做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结合当时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背景,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而社会即学校的核心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

        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这样的话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

3、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杜威生活教育理论指的是?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即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七、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本质是什么?

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生活即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是浓缩在生活教育中的本质内核,是生活教育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理论。它解决的是什么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究竟具备哪些特征的问题。它通过解读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确立了生活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明确提出教育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是通过生活进行的教育,是为了改造生活而进行的教育。它深刻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概括了生活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生活教育最基本的理论,它不仅主导着生活教育运动的方向,而且支配着生活教育理论及实践的充实和发展。

3.“社会即学校”理论。

“社会即学校”是对“生活即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要解决的是由谁来办教育,以及在什么样的范围来实施教育的问题。它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力图通过教育来完成社会改造的大教育观。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理想同自己所憧憬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从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面去推进国民教育,大胆地尝试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由人民大众来创办“大众教育”的实践,为开发教育的多种途径,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4.“教学做合一”理论。

“教学做合一”是实现生活教育的根本实践方式。“教学做合一”解决的是如何实施生活教育,运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去推进生活教育的问题。“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与生活教育的本质密切联系;它以“行”为基础,自始至终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以“创造”为目标,推动着生活教育走向更高境界。“教学做合一”不仅是科学的实践方式,也是有效的实践方式。

八、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出自哪本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出自《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一书。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是2011年5月1日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洪宇。

这本书力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系统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把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学说,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思想文化氛围里来认识、理解与描述,做到历史与逻辑的结合、抽象与具体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土与域外的结合。

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杜威生活教育理论指的是?

九、华生的教育理论?

华生于1913年首次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他也因此成为美国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心理学家应主要关注行为,而不是心和意识。“行为主义者力图获得动物反应的一个统一的模式,认为人与动物之间并无分界线。”因此,从研究方法上来讲,“应当把人与动物放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而且越近似越好。”

华生是第一位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美国心理学家。他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 *** 代替另一种 ***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集中条件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 *** —反应”联结(即S-R联结)而形成的。

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有二:第一,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环境的;第二,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 *** ,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 *** ,知道了 *** 就可以预测反应。所以,应该把行为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学习是塑造外显的行为,而内部的心理状态是不可知的;学习是“ *** -反应”的联结,人的反应完全由客观 *** 决定。

一、典型实验

华生强调,要用“ *** -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包括情绪反应。华生与雷纳曾经进行了一项称之为“小艾伯特”的实验。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11个月又5天。条件 *** 是一只小白鼠,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无条件 *** 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此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倒、哭闹和爬开。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小艾伯特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在6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类似于对白鼠的反应。接下来,华生探讨了用来消除小艾伯特恐惧情绪的种种可行的办法。但不幸的是小艾伯特在接受可能的治疗之前,离开了日托中心,举家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

二、评论

华生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但主要不是因为他提出了学习理论,而是他对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贡献。华生把行为主义与“ *** -反应”心理学结成了一体。在本世纪上半叶整整50多年的时间里,行为主义心理学一直在北美占统治地位。

上面说道,人们批评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过于简化学习过程的性质,以偏概全,然而华生比他走得更远,他力求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化为肌肉和腺体的一些活动和习惯,否认人的主观世界和意识的作用,使他成为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他的最著名、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十、卢梭的教育理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Back To Nature)。“自然的状态”在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和国家的起源学说中固然是指人类的史前时代,但在教育上更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

它与人类的“自然状态”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之中。只因社会的文明特别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恶丛生。

因此,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

上一篇:声呐有几种类型?声呐有几种类型?

下一篇:感谢致辞简短精辟? 年底聚会致辞简短精辟?

Top